大吉书单|小说《撞死了一只羊》:讲故事是人类本能
01、《撞死了一只羊》
我们曾分享过电影版《撞死了一只羊》,它糅合了两部原著小说,其中一部就是万玛导演的同名小说,它是电影版的一条分支,也是一个独立故事——司机撞死一只羊之后,将它带到寺院超度。小说里有三个特别的细节,在这里列出,供大家阅读、观影后,一同探讨。
1、细节一:五百块钱。故事开头,雇主要求司机休息日多跑一趟车,并答应加“五百块钱”,但是后来司机撞死了羊,先是去市场询价,打听到活羊价格刚好是五百块钱。接着司机将死羊带到寺院,请求一位老僧人念经超度它,尽管老僧人一再拒绝,司机也坚持让他收下这五百元。
2、细节二:女儿。电影里的女儿是个小女孩,出现在司机货车后视镜挂坠照片上,与司机一路高歌的《我的太阳》相互辉映。但在小说里,司机女儿设定有所不同,她也许刚成年,在爱情魔力的驱使下,跟父亲英俊的徒弟私奔了。除此之外,小说中也提到,司机的妻子已去世多年。这些细节,看似闲笔却将司机的“孑然一身”点到为止。
3、细节三:仪表盘上方悬挂着的活佛照片。这是小说里重要的“线索道具”,原文里这样写道,“他一直端坐在我的心头,纹丝不动。”并且在撞死羊之后的每个节点,司机都习惯性地看向“照片上晃来晃去的上师”,与其对话,并领受“反馈”。随着故事的发展,上师的“表情”有时严肃,有时“似乎变了,没那么严厉了”,甚至“似乎笑了”。在漫长而孤独的车途中,上师陪伴着司机,在无常曲折的命运里,上师指引着司机。
02、《我是一只种羊》
这篇小说里的主角“种羊”,是一只内心高贵、命运曲折的羊,它不仅有内心独白,还可以与人类对话,它有着和人类一样的骄傲与思考。因繁衍能力超群,被人类用飞机运送到了青藏高原,从此,它成为唯一一只坐过飞机的种羊,这是它最初的骄傲。
到了青藏高原后,种羊按照人类的期许,卖力地完成“使命”,但在万众瞩目中,唯独有一个人不待见自己,这个人就是“老村长”,与当地其他人不同,老村长拒绝让这只外来种羊与自己的本地羊交配。这令种羊十分不解。
随着时间推移,人们才发现,让种羊和当地羊交配出的羊羔品质极差,所以种羊的地位一落千丈。种羊以为老村长要笑话自己,老村长只说了一句话:这事儿不怪种羊,要怪就怪人们的异想天开。种羊心中一震,因为这是来到这里后,听过的“最中肯的话”。
再后来,种羊得知自己将被卖掉屠宰,可“心里没有丝毫的害怕”,平静地等待着,甚至还开口对要卖掉自己的兽医说:“等把我卖掉之后,你拿着钱去买一件新衣服吧,你一直穿着这件破大褂,太旧了。”这只种羊的确特别,不是因为它的繁衍能力,也不是因为它坐过飞机,而是因为它内心有和人类一样的慈悲。
故事的最后,种羊被屠夫用拖拉机载往屠宰场,突然车停了,屠夫把种羊抱出来扔下去,种羊正困惑着,突然听见屠夫说,有人把你买下了!原来,不远处站着老村长,老村长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根红绳,对种羊说,它被放生了,这个草原上谁也不会再对它怎么样了。
故事中,种羊曲折的命运是明线,但种羊与老村长的几次接触,却是一条暗线。主线像童话故事,一只会说话的羊,非常魔幻,而暗线则好像一条涓涓细流,它关乎慈悲心,它平静、简单,但是充满了力量。
03、《寻访阿卡图巴》
在读《寻找阿卡图巴》的背景设定时候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万玛导演新作中,那篇叫做《故事只讲了一半》的小说:一个城里单位的年轻人,去偏远地区会见“有故事”的老人。只不过,在《故事只讲了一半》里,是年轻人听老人讲故事,而在这篇小说里,那位名叫阿卡图巴老人本人,就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。
在真正见到阿卡图巴之前,“我”从不同的人口中,听到了不同版本的,关于阿卡图巴是一个怎样的人。因为传奇,所以充满争议,也因为争议,所以沉默才显得格外宝贵。
在过去,对于藏区的人们来说,“听”民间故事是最常见的、堪比阅读的输入方式。最著名的比如《格萨尔王传》,通常都是有一位说唱艺人,通过他来讲述,之后,听故事的人们,再以口口相传的形式,把这个故事传承下去。
对于童年时期的万玛导演来说,他就是浸润在这样一个“讲故事和听故事”的环境中,对于故事的接触、启蒙,也都和村里老人们、家里的长辈们有关。那时候书面的文学作品不多,再加上还不识字,所以很多故事的来源,都是通过那些“讲故事的老人们”。在后来的创作中,万玛导演笔下的人物,不管是《故事只讲了一半》里的老人扎巴,还是这篇小说里的老人阿卡图巴,他们都是“讲故事的人”。
万玛导演曾说过一句话,“创作就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”。据说,在藏区有很多说唱艺人,他们可能从小都没上过学也不识字,就是个牧羊人,但就在某次放羊的时候,在野外突然昏睡了过去,醒来就能滔滔不绝的说唱《格萨尔王传》,很多事情可能科学解释不通,说不清,也无法归类。
04、《寻找智美更登》
在这篇小说里,有三条线索并行不悖,徐徐道来。
第一条线索,是故事中的几个人物为了“寻找智美更登”这个目标齐聚,开着车一路穿行的见闻;第二条线索,是“老板”在车上给大家断断续续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,真挚动人又令人惋惜;第三条线索,则是“蒙面女孩”随车远行,最终完成心愿,与前男友见了一面。
藏戏演员曾经是一个代表性群体,但在寻找的过程中,人们会发现,很多地方已经不一样了:剧团可能已经解散了,演员有些出家了,有些去打工了,表演道具也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。这种感受是可以亲眼看到,亲身体会到的。
这三条叙事线,都暗藏着相似表达:不论是文化传统,还是爱恋情感,在时间洪流中的流逝,也许是必然的,显得格外无力,但总会有那么一些蛛丝马迹,是恒久打动人心的,于是显得弥足珍贵。
☆ 如果您有想要递交的剧本作品,请将剧本以邮件附件方式送给我们